为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应经常掌握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和分析设备的运行状况,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为落实执行,需制定一系列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制度,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值班制度 对运行中的电气装置,应设有专人或兼职人员进行值班,监视设备的运行参数;发现有异常运行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 2.运行记录制度 运行中的值班人员要每日24h正点将有关运行参数和发生的变化记录下来,作为分析、判断的依据。 3.运行分工专责制 将运行中的设备根据其复杂程度分成若干单元,按值班人员的技术水平,分工负责进行检查。 4.建立专门机构 整理、分析运行资料,及时提出改进安全运行的措施。 5.制定各项保证安全制度 根据安全工作规程,结合电气装置的复杂程度,制定现场安全操作规程、运行规程和各种保证安全的制度。 6.缺陷管理制度 发现缺陷要登记、上报并指定人员及时处理。 |
三相交流电功率这样计算: 交流电的实际功率P=1.732UIcosφ 其中: cosφ:为功率因数,一般取0.85。 P:交流电的实际功率,单位:kW。 U:交流电的实际电压,单位:kV。 I:交流电的实际电流,可取三相电流的平均值,单位:A。 |
导线线径(截面积)的选择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电压降和导线温度,导线越长线径越小电压降就越大导线温度就越高. 家庭使用线一般不会很长,就只考虑温度了.导线温度又和几个因素有关:线径、材质(一般是铝和铜)、散热条件(明线还是穿管,管内线的根数)、环境温度等. 一般情况下,20A的电流铜线用线径1.76mm(2.5平方)的导线(2.5平方的线应为1.784直径,但行业上说1.76),铝线用线径2.24mm(4平方)的导线.要注意,市场上很多商贩报的都大打折扣,你**带卡尺量一下. 导线线径和电压没关系,导线的绝缘(线皮)和电压有关系,你买250V的线就行了. 铜电缆的安全载流量如果不考虑线路的长度,一般电工手册或者专业的维修手册上面可以直接查到。 或者可以套用经验:10平方以下8~10A/平方,16~50平方4.5~6A/平方。 70平方 265~285A 95平方 325~345A 120平方 375~400A 150平方 430~470A 185平方 490~540A 240平方 660A 300平方 770A 400平方 940A 500平方 1100A |
切断电源,在电源开关处设专人监护或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防护牌。禁止带电检修。 1.先动口再动手 对于有故障的电气设备,不应急于动手,应先询问产生故障的前后经过及故障现象。对于生疏的设备,还应先熟悉电路原理和结构特点,遵守相应规则。拆卸前要充分熟悉每个电气部件的功能、位置、连接方式以及与 周围其他器件的关系,在没有组装图的情况下,应一边拆卸,一边画草图,并记上标记。 2.先外部后内部 应先检查设备有无明显裂痕、缺损,了解其维修史、使用年限等,然后再对机内进行检查。拆前应排队周边的故障因素,确定为机内故障后才能拆卸,否则,盲目拆卸,可能将设备越修越坏。 3.先机械后电气 只有在确定机械零件无故障后,再进行电气方面的检查。检查电路故障时,应利用检测仪器寻找故障部位,确认无接触不良故障后,再有针对性地查看线路与机械的运作关系,以免误判。 4.先静态后动态 在设备未通电时,判断电气设备按钮、接触器、热继电器以及保险丝的好坏,从而判定故障的所在。通电试验,听其声、测参数、判断故障,*后进行维修。如在电动机缺相时,若测量三相电压值无法着判别时,就应 该听其声,单独测每相对地电压,方可判断哪一相缺损。 5.先清洁后维修 对污染较重的电气设备,先对其按钮、接线点、接触点进行清洁,检查外部控制键是否失灵。许多故障都是由脏污及导电尘块引起的,一经清洁故障往往会排除。 6.先电源后设备 电源部分的故障率在整个故障设备中占的比例很高,所以先检修电源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7.先普遍后特殊 因装配配件质量或其他设备故障而引起的故障,一般占常见故障的50%左右。电气设备的特殊故障多为软故障,要靠经验和仪表来测量和维修。 8.先外围后内部 先不要急于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在确认外围设备电路正常时,再考虑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 9.先直流后交流 检修时,必须先检查直流回路静态工作点,再交流回路动态工作点。 10.先故障后调试 对于调试和故障并存的电气设备,应先排除故障,再进行调试,调试必须在电气线路速的前提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