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四线每支火线电压相对零线是220V,相间电压时380V。 在低压配电网中,输电线路一般采用三相四线制,其中三条线路分别代表A,B,C三相,另一条是中性线N(如果该回路电源侧的中性点接地,则中性线也称为零线(老式叫法,应逐渐避免,改称PEN,如果不接地,则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性线不能称为零线)。在进入用户的单相输电线路中,有两条线,一条我们称为相线L,另一条我们称为中线N,中线正常情况下要通过电流以构成单相线路中电流的回路。而三相系统中,三相平衡时,中性线(零线)是无电流的,故称三相四线制;在380V低压配电网中为了从380V线间电压中获得220V相间电压而设N线,有的场合也可以用来进行零序电流检测,以便进行三相供电平衡的监控。
|
铁损指每单位质量的铁磁材料在交变和脉动磁场中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之和(剩余损耗可忽略不计),单位为 W/kg( 瓦/千克) 。变压器、发电机和电动机都存在铁损。铁损是其能量损失之一,其原因是由于运行时铁芯内部产生涡流,涡流经过铁芯时,会使铁芯内部产生热能,这种热能是消耗能量的,故称为铁损。铁损包括磁性材料的磁滞损耗、涡流损耗以及剩余损耗,单位为W/kg( 瓦/千克)。 与变压器的负载率有关系,变压器负载率越高,铜损越大,负载率越低,铁损越大。计算公式很复杂的,需要考虑变压器的漏磁、导磁率、结构、型号等,但电力部门有查对表可以直接查对。 近似计算可按:实际电流与额定电流之比的平方*铭牌铜损=实际铜损 实际铜损是一个变值是因为当负荷不同时,温升会不同,导线电阻会不同,因而铜损不是线性的。其他相关资料,一并发来如下: 铜损(短路损耗)是指变压器一、二次电流流过该线圈电阻所消耗能量之和。由于线圈多用铜导线制成,故称铜损。它和电流的平方成正比,铭牌上所标的千瓦数,是指线圈在75℃时通过额定电流的铜损。 铁损是指变压器在额定电压下(二次开路),在铁芯中消耗的功率,其中包括激磁损耗与涡流损耗。 变压器是用于电能传递的,它在电能传递过程中,会产生损耗即空载损耗P0和负载损耗PK,P0+PK=PQ PQ即为变压器的总损耗。 变压器的效率是指变压器的输出的有功功率P2与输入的有功功率P1之比,用百分值表示,即η=P2/P1* P2=P1-PQ 做了几个假设之后,得到变压器效率公式为: η=[1-(P0+β^2*PK)/(β*S*cosφ+P0+β^2*PK]* S为变压器容量 cosφ为功率因数, β为负载系数 可见变压器的效率随负载和功率因数的变化而变化 在β不变的情况下,功率因数越大,效率越大,功率因数=1时,效率达到大。 假设在纯电阻负载下或经无功补偿后,功率因数为1,将上式对β进行微分,并令其为零,可得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