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器因为用在频繁启停场合,主要损毁的也就是线圈和触点,如果线圈坏,个人建议不要维修,,维修比较麻烦,第二,维修成本也比较高。如果主触点烧毁,触点虽然也可以更换,但因为曾经更换过一批效果不太好,一方面,好的触点成本不低,如果哪个坏更换那个,造成新旧触点搭配,使用寿命仍然不会太久,另一方面,更换过主触点的接触器耐用性比较差,因为有些接触器是紧密卡件互卡,拆开再装容易损毁卡点,所以也不建议更换。
但是辅助触点,不一样,比如互锁电路中,辅助触点坏就影响整个电路,如果因为辅助触点坏,而更换整个接触器,难免造成浪费,拆开接触器维修也比较麻烦,虽说辅助触点不是精密件,但作为接触器整体的一部分,如果经过拆修,影响接触器的整体性是难免的。
那么用下面这种办法,维修起辅助触点的话就比较省事省时,不管是NO还是NC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接触器常用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卡槽式的,这种常见,如果这种坏了,比较容易解决,直接用和毁掉触点相同的插件插上,就解决了,如下图实际应用中:
另一种形式的接触器,无插槽,现在应用的不是太广泛,他的辅触点是用螺丝固定在接触器主体上的,这种如果坏了,直接取下,更换同型号的辅件就可以了,方便快捷,如图
需要说明的一点,不光是辅助触点坏可以用此办法,如果需要控制,转换的功能较多,辅助触点不够用时,也可以用这个方法。
将三相电源绕组的末端U1、V1、W1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公共点,叫做发电机的中性点或零点,从中性点接出的导线N称为中线或零线。中线通常与大地相接,又称地线。从三个绕组的始端分别引出三根导线U、V、W,称为端线或相线,俗称火线,这种具有中线的三相供电系统称为三相四线制,如图1所示,这种接法也称为星形接法或Y形接法。
图1 三相四线制星形接法
三相电源绕组的星形接法可以输出两种电压。一组电压是每相电源绕组的电压,称为相电压,用UU、UV、UW表示,相电压的正方向规定为由相绕组的始端指向末端。在有中线时,相电压是各端到中线之间的电压。另一组电压是任意两相端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用UUV、UVW、UWU表示。线电压的正方向习惯上按其下标的顺序规定,如UUV的正方向即为从U线指向V线。
相电压与线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UUV=UU-UV
UVW=UV-UW
UWU=UW-UU
当三相对电压对称时,线电压UL与相电压UP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UL=√3UP
例如,在目前工厂通常采用三相四线制的星形接法中,电源的线电压为380V,而相电压为220V。
发电机三相电源绕组的三角形连接是指把相的末端U2与第二相的始端V1连接,第二相的末端的V2与第三相的始端W1连接,第三相的末端W2与相的始端U1,并由三个接点引出三根导线,如图2所示。
这种连接方法叫做三角形接法,由于这种输电方式只需接出三根导线,故也叫三相三线制。
图2 三相电源绕组的三角形连接
三角形接法的输出电压只有一种电压,它的线电压与相电压相等,即
UL=UP
三相绕组形成闭合回路,回路中总的电动势应为三相电动势的代数和,由于三相电动势是对称的,因此其瞬时代数和等于零。若三相绕组接错,回路中会产生很大的环流,将烧坏绕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