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电气操作的人员(广大电工朋友),经常与各种电路打交道,不是进行照明电路就是进行动力控制电路的安装和维护。什么全压启动、减压启动等各种控制电路全不在话下,操作起来更是得心应手。但是不知大家想过没有,我们进行各种控制电路安装维护时,都是有现成的控制图纸来指导我们进行操作的,这些控制电路都是设计人员精心设计出来的。我们常用的经典电路,在操作时也是想当然的按图操作,丝毫不怀疑图纸会出现什么问题。那么这些经典的控制电路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设计原则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估计大家都没有认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 设计控制电路时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首先应能实现生产机械和工艺对控制电路的要求;其次是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控制电路应力求可靠、安全、简单、经济。除了上面原则性要求外,具体设计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正确连接电器的触点 同一电器的常开和常闭辅助触点在结构上靠得很近,不能处在不同相上,如果分别接在电源的不同相上[如图1(a)所示的限位开关S的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由于不是等电位,当触点断开产生电弧时,很可能在触点间形成飞弧而造成电源相间短路(弧光短路)。此外绝缘不好,也会引起电源短路。应按图1(b)接线,由于两触点电位相同,就不会产生飞弧,即使引入线绝缘损坏,也不会将电源短路。也就是说按钮、主令控制器相邻触点应接于同电位端。
在交流控制电路中不能串联2个电器的线圈,如图3所示。即使外加电压是2个线圈的额定电压之和,也是不允许的。因为每个线圈上所分配到的电压与线圈阻抗成正比,2个电器动作是有先有后,不可能同时吸合。https://www.diangon.com/m415961.html假如交流接触器K2先吸合,由于K2的磁路闭合,线圈电感显著增加,从而使另一个接触器K1线圈电压达不到动作电压。故2个电器需要同时动作时其线圈应并联连接。
在控制电路的动作过程中,意外接通的电路叫寄生回路。由于设计技巧问题,寄生回路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较明显,根本不能工作,这在设计中容易发现。有的电路较复杂,只有等到某些条件具备时,偶然会因寄生回路的存在而产生一次误动作。举例来说如图5(a)所示是一个具有信号灯和热保护的正反转电路,在正常工作时,能完成正反转的起动、停止和信号指示。
在线路中应尽量避免多个电器依次动作才能接通另一个电器的控制电路。频繁操作的可逆线路中,正、反向接触器间不仅要有电气连锁,而且要有机械连锁。在线路中采用小容量继电器触点来控制大容量接触器线圈时,要计算继电器触点断开和接通容量是否足够。控制电路应具有完善的保护环节,以免误操作而产生事故。完善的保护环节包括过载、短路、过流、过压、欠压等保护环节,有时还应设有合闸、断开、事故、安全等必须的指示信号。 |
电动机在使用过程中,有一种特殊的现象转子窜轴。
电动机的转子窜出定子铁芯,发生轴向位移,叫做转子窜轴。正常情况下,定子铁芯和转子铁芯两端对齐,或转子稍短于定子铁芯。
当转子铁芯窜出定子铁芯达5亳米及以上时,电动机的三相空载电流将明显增大,带上负载后,定子电流会超过额定电流值,使电动机过热。同时会发出一阵阵不均匀但有规律的嗡嗡声。如果电动机转子严重窜轴,电动机就根本无法带动负载运行。
转子窜轴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可分别采取措施处理:
1.转子装反。纠正的方法是使电动机轴伸端(负荷侧)位于接线盒的左侧。
2.轴发生前后自由窜动。这是由多次拆装,端盖的轴承孔变大造成的。处理方法如下:在一个或两个端盖轴承室内垫入一个适当厚度的挡圈。见图A所示,现在市面上有各种轴承匹配的配件。拆卸电动机时,若发现这样的挡圈,应妥为保存,装配电动机时一定不能忘记将其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