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ATIC CFU 经过专门设计,满足工业 4.0 环境中过程工业的各种要求(应用示例:采用压铸铝外壳的 SIMATIC CFU)。 通过工业以太网标准实现系统集成通过 PROFINET 进行灵活连接 已为过程自动化 (PA) 做好准备 通过冗余 PROFINET 连接 (S2) 实现高可用性 介质冗余 (MRP) 在 RUN 模式下组态 (CiR) 总线适配器(电气、光纤或两者的组合) 为分布式应用做好准备可安装到危险 2/22 区中(外壳带保护涂层) 宽温度范围:-40 到 +70 °C 使用保形涂层,适用高度可达 4000 米 实现更高抗干扰性,符合 NAMUR NE 21 可选:铝外壳,适合直接在 2/22 区现场使用 功能SIMATIC CFU 经过专门设计,满足工业 4.0 环境中过程工业的各种要求(应用示例:采用压铸铝外壳的 SIMATIC CFU)。 零线并非不带电,只是在三条相线电流平衡时候,流过零线的电流矢量和为零而已。实际上工厂的里边很多场合用电,往往只用了三条相线,比如一些三相异步电机,并没有另外接零线,而是直接外壳接地,的确是用大地来替代零线了,但是民用电是不允许这样使用的,主要是太危险了。零线地线本一家 在电厂那边,发电机是三相的,输出三组相差120度的交流电压,发电机是星形接法,所以会有中性点,理论上如果这三相电压和负载平衡,三条相线完全可以轮流成为工作回来,让负载进行正常用电工作。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一致的东西,所以三条相线之间肯定会有电流不平衡,引起把中性点利用起来,从中点引出来的线是中性线,把这条中性线引到负载那边去,让不平衡的电流通过这条中性线流回来,避免三相不平衡烧掉发电系统,供电装置和用电负载已经用电线路。
|
使用大地直接全程替代零线地线不可取 一般中性线或者PE线接入大地,都是通过一些金属棒之类的东西,打入到大地里边一定距离,在附近埋藏一些盐类来促进导电性能,往往要求接地电阻要小于4欧姆,看起来也是比较小的,实际上是比较大的,比如如果漏电流达到了10安,就有40伏的压降了,已经高于人体的安全电压了,而且接地实施起来不太好操作。 大地虽然是良性导体,但是不同地方差异比较大,比如潮湿的地方电阻肯定非常小,而干燥的地方会比较大,含盐多的地区肯定比少盐的地区容易导电。差异太大,这样制作标准就非常困难了,稍微控制不好,就会出大的安全事故,如果利用大地来做工作零线,这样在实际中几乎是无法执行下去的。 上边已经分析到了,在TN-S系统里边,零线是禁止再次接地的。而TN-C系统,理论上虽然可以使用大地来替代零线,除了上边说到的安全和不好执行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省掉了这条零线,不见得就省钱。比如一个工厂里边,你要在厂区内埋很多条地钉,越多接触大地越好,接地电阻越小才可以保证安全,然后通过粗导线给各个车间设备来分布使用,因为担心接触不良,需要很多个焊接点,这样实施起来,每个地方都这么麻烦,恐怕花的钱比省下的这条零线还要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