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项目中,假如模拟量输出口不够用,但是又不想加的,并且不必完全主动才开,就是想略微能够主动安慰一下,想把电位器串联电阻,然后经过控制电阻通过许断来调节总电阻,以完成输出端电压,那VCC GND VIN三段怎样与电阻接那一段,才能操控VIN电压?
像这种数字电位器,实际是通过操控数据的改变经过DAC电路来发生模拟信号的!
模拟量电压的输出档位和运用I0端口数量有关,比方你需要5个模拟量电压的档位,就需要运用5个输出触点。
只有串联电阻,以增大电阻,但是想要减少电阻的话就必须并联,但是并联电阻与电位器上输出,电位器就不是线性改变了,不好掌控。
假如是固定值,能够这样操控的电位器能够选线性的,不过没必要,由于你是固定式操控电位器不固定,操作工,拧电位器到大体方位,然后经过切换电阻已完成小范围内的主动,来控制总电压大小。
用PID引导做的PID程序,量程为0~500,设定值为300,P0.5,I10,d0。具体的表现见附件图片。输出经常出现骤降的现象。如果P值越大,骤降的越厉害。但很小的时候,如0.1的时候也有,但这样就起不到调节的作用了。所以这个骤降现象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引起的。
图一:无输入时的输出
图二:PID程序
图三:有输入的时的输出
答:看了楼主的PID调节控制面板,调的也太离谱了呀,呵呵
P值越大,肯定骤降的越厉害,放大的多了就这样。
P=0.5就抖成这样?太邪乎了。
程序是应该在PID被激活的情况下下载,这个楼主知道吧?
对于这些参数其实我也不是很在行,还是调节P和I吧
但是我把我调的一个图片发上来供楼主参考,希望你赶紧解决问题!!
PID参数的调整经验:
(1)对于比例控制来说,将比例度调到比较大的位置,逐步减小以得到满意的曲线。
(2)对于比例积分来说,先将积分时间无限大,按纯比例作用正定比例度。得到满意曲线后,将比例度放大(10~20)%,将积分时间由大到小加入,直到获得满意曲线。
(3)对于PID控制,先将微分时间置零,按照调比例积分控制方法得到满意取先后将比例度将到比原值小(10~20)%位置,适当减小积分时间后,将微分时间逐渐加大,直到获得满意的曲线。
PLC内存有用户及系统两大部分。用户内存主要用以存储用户程序,个别的还将其中的一部分划为系统所用。系统内存是与CPU配置在一起的。CPU既要具备访问这些内存的能力,还应提供相应的存储介质。
用户内存大小与可存储的用户程序量有关。内存大,可存储的程序量大,也就可进行更为复杂的控制。从发展趋势看,内存容量总是在不断增大着。大型PLC的内存容量可达几十k,以至于一百多k。系统内存对于用户,主要体现在PLC能提供多少内部器件。不同的内部器件占据系统内存的不同区域。在物理上并无这些器件,仅仅为RAM。但通过运行程序进行使用时,给使用者提供的却实实在在有这些器件。
内存器件种类越多,数量越多,越便于PLC进行种种逻辑量及模拟控制。它也是代表 PLC性能的重要指标。
PLC内部器件有:
I/O继电器,或称映射区。它与PLC所能控制的I/O点数及模拟量的路数直接相关。
内部继电器数,有的称为标志位数,代表着PLC的内部继电器数。它与I/O继电器区相联系着,有时与后者相联系进行处理。内部继电器多,便于PLC建立复杂的时序关系,以实现多种多样的控制要求。一般讲,内部继电器数比I/O继电器要多得多。
有的内部继电器还可丢电保持,即它的状态(ON或OFF)、PLC丢电后,靠内部电池仍予以保持。再上电后可继续丢电前的状态。保持继电器可增强PLC控制能力,特别对记录故障,故障排除后恢复运行,更显得有用。
定时器,可进行定时控制。定时值可任意设定。定时器有多少,设定范围有多大,设定值的分辨率又是多少,这些都代表定时器件的性能。
计数器,可进行计数,到达某设定计数值可发送相应信号。可进行什么样的计数,计数范围多大,怎么设定,有多少计数器,则是PLC计数器性能的代表指标。
数据存储区,用以存储工作数据。多以字、两字或多字为单位予以使用,是PLC进行模拟量控制,或记录数据所必不可少的。这个存储区的大小代表PLC的性能也是越大越好。趋势也是越来越大。小型机也如此。如日本OMRON公司的CQM1机,其DM区就有6k字。而过去同是小型机的C60P的DM区才64个字。大型机的DM可达10K以至几十K。
此外还有其它一些内部器件,了解某PLC性能时,也都必须掌握它。
内部器件也是PLC指令的操作数,不弄清楚是无法编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