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装置。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 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常用于各发、配、变电所中。 1、从总配电箱的分配电开关分别引出黄、绿、红(A、B、C)三相线,淡蓝色工作零线从工作零接线端引出,黄绿双色PE保护零线从PE端子引出。 注意:总配电箱门与箱体间必须采用编织软铜线可靠连接作保护接零,五线之间架设的安全距离。 2、线路的黄、绿、红三相线接入到二级分配电箱的总隔离开关上,淡蓝色的N线接入到漏电保护器的N端上,通过漏保后接到工作零线端子板。 3、黄绿双色的PE线接入到保护零端子板PE板上。 4、从二级分配电箱的总隔离开关引出三相线到漏电保护器。 5、从漏电保护器接线端引出相线到分路隔离开关。 注意:PE线不能进入漏电保护器,因为线路末端漏电保护器动作会使前级漏电保护器跳闸造成大范围停电。 6、黄、绿、红三相线分别从分配电箱的分路隔离开关引出,从N板接线端子引出淡蓝色的工作零线,从PE板接线端子引出黄绿双色保护零线。 注意:分配电箱门与箱体间必须采用编织软铜线可靠连接作保护接零。 |
导致继电保护事故的干扰形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 静电耦合干扰,以及电磁感应干扰。这两种干扰的主要特点是:多发生在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之间,包括一次母线对二次电缆之间的静电耦合,以及互感器一、二次绕组间的耦合,既会发生静电引起的耦合干扰,也有电压电流产生的电磁感应干扰。因为一次设备的电压很高,电流量也较大,在二次产生的干扰也是较为显著的。 2. 变电站地电位差产生的干扰。变电站在建设过程中,为了降低地电位差对电气设备及人员造成的安全威胁,都不能忽略接地网络的建设。但由于接地体本身存在一定的电阻与电感,要做到完全等地电位是不可能的。如果大电流接地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或发生雷击时,接地网络会流过大量的故障电流,由于本身存在的阻抗,会在接地网络的不同地点产生较为显著的压差,会造成站内多处接地点的接地电缆芯中产生电流,进而造成对继电保护装置造成强干扰,导致继电保护装置的不正确动作。 3、继电保护二次回路自身的干扰。一般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认真规划,或是没有按照规程要求进行规划,导致二次电缆通过控制信号及电压、电流时对其它回路产生干扰电压,或是由于二次回路开断继电器及断路器分合线圈等电感元件。其中,电感元件在接通电源或断开电源时,都会产生较强的暂态反向电压,引发的干扰强度随着电缆参数的不同而不同,如果直流系统中有中间继电器时,若没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切断继电器的电感会产生数千V的干扰电压,足以导致继电保护装置发生误动。 4、无线电信号干扰。引发继电保护设备干扰的此类原因,多是由于对讲机或是手机。对讲机或手机的信号发射功率较大,如果在继电保护设备周围较近的地方,产生的干扰信号足以导致继电保护装置发生误动。为了方便相关生产人员进行故障查找,特此介绍由于无线电信号干扰引发继电保护装置发生误动的实际案例。
|
继电保护保护装置及二次回路的干扰,按照干扰信号的频率,可划分为低频干扰和高频干扰两类。低频干扰是指信号频率在工频或倍工频的谐波,以及频率达几千赫兹的振荡信号。高频干扰则有高频振荡和无线信号,甚至还包括类似于雷电波的快速瞬变干扰;继电保护的电磁干扰如果按照形态或信号源组成的等值电路,可划分为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两种。共模干扰是指发生在回路对地之间的干扰,差模干扰是指回路与回路之间产生的干扰。一般来说,高频干扰和共模干扰容易损坏器件;低频或差模干扰信号容易引起继电保护装置的不正确动作。
|